7月上旬,大学考试季,一个本属于收获的季节,但对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学生杨柯来说,她所收获的却是一个大问号——大学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?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,杨柯感到“十分失望”。杨柯告诉记者,其所学的传媒专业,上课时老师颇有兴致地播放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《公关小姐》,而这部所谓的教学视频,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闻专业学子的“教材”。(7月13日 《中国青年报》) 客观的说,高校课堂上出现老教材,并无原罪。道理很简单,经典之所以被称作经典,就在于其思想性和知识性,难以超越。比如,《论语》虽然已问世了两千多年,可到现在“德不孤必有邻”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”等经典论述,依然是现代人修身处世的圭臬。试问,这样的经典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,过时么?同样,只要思想性、知识性不过时,在课堂上使用80年代的老教材,有何不可? 《公关小姐》是我国最早的反映改革开放和公关行业的电视连续剧,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。应该说,将之作为《公共关系》课的教材,并无不妥之处。可为何学生却对这些老教材非常反感,甚至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呢?一个重要原因是,部分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所致。我们知道,同一首《传奇》,不同的人演绎,效果截然不同---王菲唱起来是天籁之音,让人回味无穷;而贾玲哼起来却如女汉子的嘶吼,令人反胃。可见,学生不感兴趣,并不是教材过时,而是教课的老师“内功”的太差。试想,一个理论素养低,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,即使是新教材,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么? 由于盲目追求大而全,很多学校院系之间、专业之间,实力严重不均。而高校新设专业,往往是“什么火设什么”,远离学校主干学科,最终沦为边缘学科,师资力量薄弱、就业率堪忧。以杨柯所学的新闻专业为例,因为刚开了5年,又蜗居在经济类大学中,自然沦为弱势专业。甚至,学生升入大三,对传媒专业尚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系统的理解。试问,进入这样的院系,不是等于在浪费同学们的青春么,怎么可能不怨声载道?因此,学生对“公共关系课用上世纪80年代教材”的抱怨,更是对自己深陷弱势专业的发泄。 由于高考是以学校为单位录取,这也造成许多高分考生,进了理想的大学,却掉进了“差专业”里,就业压力徒增。对考生而言,这无疑是最大的不公。那么如何改变高等教育面临这种窘境?一方面新增专业要考虑自身实际,慎重选择。试想,文科学校看到别的大学机械制造就业火爆,也跟风而上,能有好果子吃么?因此,高校新增专业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,慎重决策。 更重要的是,高校需建立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。我们选人用人一直遵循“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”的原则。同样,大学的专业设置,也该制定扩招与退出机制。对那些师资充足,就业前景好的专业,应适当扩张。而对就业前景堪忧的专业,应予以就业率预警。对连续多年就业率偏低的专业,应缩减招生人数,并适时启动退出机制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消灭“差专业”的存量。 大学旧教材之弊,揭出专业乱设之殇。其实,学生对“公共关系课用上世纪80年代教材,感到十分失望”。更是对高校专业不合理设置和师资严重失衡的抱怨。希望各高校能读懂这种抱怨的醉翁之意,依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专业设置。更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出台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,根治专业设置之殇。 |
相关阅读:
- [ 07-13]僵尸肉报道不仅是新闻专业问题
- [ 06-29]行业剧强化专业性缘于市场大战
- [ 06-25]宁肯“烂”专业,也得好学校
- [ 06-24]大学专业是道人生选择题
- [ 06-23]开设“国学教育”专业须厘清什么是国学
- [ 06-13]莫被专业“钱途”迷惑了双眼
- [ 06-08]专业由学前教育变英语,学校犯错就该改错
- [ 06-03]月薪高低看专业不如比能力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