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多元包容的城市生态
2025-03-18 09:36:37? ?来源: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近日杭州市在火车西站内厅举办的人才招聘会引发社会关注——创新性地将招聘会设置在外来求职者抵杭首站,实现了“下高铁即进会场”的无缝衔接,这种人性化举措既提升了求职效率,又彰显了城市温度。 同时,当地发布商户经营“十允许”和店招设置“三服务”新举措,允许商户在红线范围内放置店招广告等经营活动,商户营收普遍上涨。 这些举措说明城市既要张开双臂迎接高端人才,也要俯下身子服务基层群体,构建多元包容的发展生态,让不同群体都能在城市中找到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。 城市包容性的核心在于尊重普通人的存在价值。从人口统计学视角球探体育比分:,根据正态分布规律,约95%的人口处于平均能力区间。通俗点说,你我大多是普通人。这意味着城市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普通群体的充分尊重之上。因此,城市可根据国家户籍改革政策的步调,逐步有序取消落户限制,不断健全包容性人才政策体系,让快递员与程序员、摊贩与企业家都能平等享受城市发展红利。 劳动价值的平等认知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关键。无论是人工智能工程师的算法开发,还是菜市场摊主的称斤算两,本质上都是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。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约为2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14.9%,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面临社保覆盖不足、职业保障缺失等问题。城市管理者应当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权益保障,将管理重心从简单处罚转向服务疏导,用制度善意呵护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空间。 生活权益的平等保障是检验城市温度的重要标尺。当前,一些地方的住房保障政策存在隐形门槛。建议建立更加合理的市民待遇机制,让不同群体享有更加公平的公租房申请资格。事实上,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,许多地方已经具备扩大保障覆盖面的物质基础。同时应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,通过建设“零工驿站”、开设夜市专区等举措,为基层群体创造更多发展机遇。 “城,所以盛民也。”城市的终极价值在于为每个奋斗者提供人生出彩的舞台。当早市摊主的吆喝声与写字楼里的键盘声和谐共鸣,当背篓竹筐的质朴与西装革履的精致相得益彰,这样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