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错不容过 破解“多干多错”
2025-03-28 09:56:15? ?来源: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近年来,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问题屡被提及。一些地方存在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的现象,基层干部既要完成繁重的日常事务,又要应对各种检查和考核,导致工作压力大、容错空间小。这就容易出现“能者多劳、庸者逍遥”的现象,也会出现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“洗碗效应”,不利于干部积极担当作为。 实际工作中,错误人人皆有,只是各人大小不同。这就需要分清大错误和小错误,分清问题性质,分清动机。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,我们需要更多敢于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干部,需要更多勇于突破常规的探索。对于因改革创新而出现的失误,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。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,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。因此,对于在改革创新探索中出现的失误,应通过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,为改革者撑腰,为创新者鼓劲。 当前,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需要真干不“躺平”,“实干”不空谈。但若干部一直处在“5+2”“白加黑”的工作状态,人少事多,必然会滋生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”的心态,力求“自保”。这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和改进,优化工作流程,提高工作效率,合理配置人力资源。同时,还要建立科学的工作量评估体系,避免出现“鞭打快牛”的现象,让干部能够在合理的工作负荷下履职尽责。 不过,现实中还有一些人,好大喜功,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就仓促上马,不实地调研就出台政策;过度追求“政绩工程”或“数字达标”;会议多、文件多、检查多,文山会海、过度留痕等。这些都是政绩观扭曲、大搞形式主义的“多干”。对于这种行径,必须予以纠正和严肃问责;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,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,杜绝“数字政绩”“形象工程”;必须深化整治形式主义,形成震慑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 容错不容过,破解“多干多错”的困局,要区分失误的性质、划清失误的边界、明确容错的标准,通过制度建设,让实干者无后顾之忧,让创新者心无旁骛,让担当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,进而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